為響應“制造強國戰略”,推動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助郁南縣指導都城輕工業片區(以下簡稱規劃區)的開發建設與城市設計,統籌安排各項用地,加強規劃和建設管理,特制定《郁南縣都城輕工業產業園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
現將《規劃》中相關內容公告如下:
一、批準文件
郁南縣人民政府關于《郁南縣都城輕工業產業園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的批復(郁府函〔2024〕101號)。
二、批準時間
2024年11月18日。
三、方案情況
(一)規劃范圍
項目規劃范圍東西以規劃道路為界,北至已批南藥食品產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范圍邊界,南至規劃三環路(S279改線),總面積3.5平方公里,涉及新建村、水塘村及承平村。
(二)規劃結構與功能布局
形成“兩軸雙核五組團”的總體布局。
(1)兩軸:產港聯動發展軸,依托省道266的升級改造,對外聯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對內聯通縣城舊工業片區以及都城港區,打通高鐵、高速、港口的聯運功能,促進舊城產業轉移和提質升級,形成產港聯動發展軸線;產城融合發展軸,依托九星大道,連通中心城區、南藥食品產業基地、高鐵物流園片區及都城輕工業產業園,串聯本園區各個服務功能及生產功能,打造集完備的管理辦公、生活服務和企業孵化、加工生產功能的產城融合發展軸線。
(2)雙核:綜合服務核心,位于園區北部,包括園區管理、商業辦公等功能,打造園區的服務功能集聚核心;生活服務核心,位于園區東南部,集聚社區中心、社區養老、社區教育、文化體育、商業等服務設施,打造園區的生活服務核心。
(3)五組團:按照規劃區內的產業現狀與規劃策略,根據規劃用地劃分為新能源園、生物醫藥科技擴展園、產業創新孵化園、宜居品質社區、戰略預留區。輕工園:以郁南傳統電池產業為基礎,依托虎頭電池等龍頭企業,承接灣區轉移工業,打造“電池研發—電池生產—機械裝備制造—材料及零部件加工—物流運輸—貨物貿易”的完整產業鏈條,發展電池及機械裝備產業集聚區。生物醫藥科技擴展園:與園區南部的無核黃皮種植基地、園區北部的南藥食品產業基地聯動發展,在“種植-加工-果品流通”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化學創新藥、保健品、中成藥等細分產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創新孵化園:配套產業孵化及物流園設施,鼓勵創新企業及中小企業進駐,促進產業聚集、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宜居品質社區:依托東北部優美的生態環境,為園區配套人才公寓、醫療、教育等生活服務設施,同時保護現狀村莊,促進園村和諧發展。戰略預留區:基本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遠期發展健康文旅等產業。
(三)用地布局規劃
規劃區總用地面積352.71公頃,其中,建設用地面積287.24公頃,占總用地81.44%,以城市建設用地為主。非建設用地面積65.47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18.56%,以林地為主。
規劃總建設用地中,城市建設用地260.82公頃、村莊建設用地1.62公頃,區域基礎設施用地24.79公頃。
城市建設用地中各類用地規模如下:
居住用地共計42.83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的16.4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共計2.17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的0.83%。其中機關團體用地1.07公頃,醫療衛生用地1.09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共計6.65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2.55%。其中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2.03公頃。工礦用地共計148.91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57.09%,全部為二類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共計10.02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3.84%,全部為三類物流倉儲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共計38.84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4.89%,全部為城鎮道路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共計1.41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0.54%。其中供水用地0.17公頃,供電用地0.78公頃,消防用地0.46公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共計9.81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3.76%。其中公園綠地7.99公頃,防護綠地1.82公頃。特殊用地共計0.19公頃,占規劃城鎮建設用地0.07%。
(四)各類建設建設用地開發強度指標
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上限控制為3.0,建筑密度≤30%,建筑高度上限80m,綠地率≥30%;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容積率控制上限控制為2.5、1.5,建筑密度≤30%,建筑高度上限40m、24m,綠地率≥35%、≥40%;
商業服務業用地容積率控制上限控制為4.0,建筑密度≤40%,建筑高度上限60m與12m,綠地率≥30%、≥45%;
工業用地的容積率下限控制為1.0,建筑系數≥40%,建筑高度上限60,綠地率≤20%。
物流倉儲用地容積率下限控制為1.2,建筑系數≥40%,建筑高度上限60,綠地率≥40%;
公用設施用地容積率控制上限控制為1.0,建筑密度≤40%,建筑高度上限24m,綠地率≥25%。
(五)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區對外交通規劃形成“1+2+3”的對外交通干道網:
(1)一條高鐵:南廣高鐵。
①依托南廣高高鐵與灣區核心城市及廣西重要城市聯系;
(2)兩條高速:廣梧高速及懷郁高速。
①南北方向依托懷郁連接肇慶封開與羅定;
②東西方向通過廣昆高速通往梧州、廣州及肇慶。
(3)三條城市干道:九星大道、省道S266及規劃三環路(S279改線)等。
①依托九星大道連接南廣高鐵郁南站與中心城區。
②通過省道S266連接封開及廣昆高速。
③規劃東南側銜接規劃三環路(S279改線)。
內部交通規劃對接上位規劃中的九星大道、省道S266及規劃三環路(S279改線)作為主干道,依托九星大道及省道S266形成“一橫一縱”的內部道路格局。其中九星大道道路寬度為60m,規劃三環路(S279改線)道路寬度為50m,省道S266道路寬度為40m。規劃多條次干道對接周邊主要道路,道路寬度為30m;規劃支路7條及5條彈性支路,道路寬度為20m。通過次干道聯系各個地塊,并輔以支路及地塊內彈性道路增強地塊劃分的彈性與路網彈性,各地塊內部可根據需求建設支路或地塊內部道路。
本次規劃區共規劃了5處公交車站。其中保留現狀公交車站2處,規劃公交車站3處。
(六)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以滿足規劃區內生產、生活需要為前提,以提升居民生產、生活質量為導向,統籌考慮產業與生活配套設施的空間、功能布局的需求,依托都城產業轉移園及周邊社區,構建產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形成功能相對完整的一個綜合的、宜居宜業的產業集群區。
本次規劃結合功能定位,同時針對性補充和完善規劃區內部生產及生活配套,通過聯動輻射,構建產城設施共享體系。北部行政辦公中心:以規劃區北側園區管委會為核心,構建北部行政辦公中心,供給園區產業服務、商業辦公配套等功能。南部社區服務中心:南部居住區配套建設醫療、幼托等設施,打造社區服務中心。
規劃一處機關團體用地,占地面積為1.07公頃;于規劃區南側居住片區附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于規劃區南側居住片區附設幼兒園設施,中小學學位在規劃區外解決,本次規劃不新增獨立的教育科研設施用地;于規劃區南側居住片區附設社區體育活動場地;保留規劃區南側現狀隔離酒店,規劃為一處醫療衛生用地,占地面積為1.09公頃;于規劃區內中部和南側規劃兩處商業用地,其中一處為加油加氣站用地,占地面積為0.99公頃,另一處布置銀行、電信、郵政營業網點、市場等商業服務設施,占地面積1.76公頃;于規劃區中部布置另一處加油加氣站用地,占地面積1.04公頃;在規劃區內分散規劃2處垃圾收集點、5處公共衛生間;綜合考慮周邊城區需求,區內北側規劃供水設施一處、中部規劃消防站一處,西側規劃供電站一處、污水泵站一處。
特此公告。
附件:1.區域位置圖
郁南縣自然資源局
2024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