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見硝煙的“戰役”,在抗疫的戰場里,醫護人員們選擇逆行而上!他們有的人,在前面湖北進行支援,有的人,留守本地提供后方保障。即使有的人連續請戰都實現不了支援目標,但始終堅守崗位,做好保障,騰出更多的力量去支援。縱使面對著未知情況的疫情,醫護人員們踐行了醫者的初心與使命,為的就是救死扶傷!
她的理由:武漢的需要
“作為急癥重癥醫學科的一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希望自己能夠加入抗擊冠狀病毒的戰役中,將自己所學回饋給國家,回饋給醫院,回饋給我的同胞!03年的非典、15年韓國暴發的MERS疫情我都身居其中,現在也想做一份貢獻,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我知道大家都在擔心我的身體問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養,我覺得我可以勝任的,我的哥哥和舅舅都在武漢同濟醫院支援,我了解那邊的情況,我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我家里人已經知道并支持我,若有下一批,我也一樣會爭取的,請領導批準。”這是縣人民醫院危急重癥醫學科晉宇,得知醫院里面有一個可以到武漢支援的名額后,即時寫下了請戰書的內容,希望能爭取加入到武漢抗疫的隊伍,與原本已身在武漢哥哥和舅舅一起并肩作戰。晉宇請戰的理由很充分:身體沒問題、家人的支持、武漢的需要。三個看似簡單的理由,卻包含了舍我為誰,舍小家為大家的仁心。
她的目的:以最好的狀態做好抗疫準備
“護理部發出3次支援湖北的通知,我都申請參加,沒有什么英雄情結,只是覺得前線需要,而剛好我是感染科護士,我覺得我適合。”縣人民醫院冼曉華護士長說道,而此時的她,已經在醫院感染科連續作戰22天沒有回家了。
這段工作時間里,積極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開展培訓演練,抓好各項防護物資、救治藥品的配備,抓好全體醫務人員的防護工作,規范科室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只要有時間就組織人員加強個人防護練習,確保每個人必須熟練掌握,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她每天重復地對自己說:“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能有一絲大意,保護好大家,一起平安回家”,為的就是以最好的狀態做好抗疫準備。
他的心愿:看著患者一天天康復
“看著患者能一天天的康復,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這是支援武漢的錢軍明醫生在工作日志上寫的一句話。當得知要選派醫務人員到湖北支援的消息,他立刻主動請纓馳援,現年51歲的錢軍明,作為郁南縣人民醫院ICU一名副主任醫師,是我們郁南馳援湖北人員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卻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日志上還寫著:“每天差不多八九個小時待在里面工作,為了節省物資、節約時間,他們都墊上尿不濕,等工作結束后,脫掉一切防護才可以休息和喝水吃東西”。一線的工作,不是想象中的簡單,不但工作量大,還直接面對著感染的風險,只有醫者才能深刻體會,醫者仁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人民群眾的平安健康,他們選擇了逆行而上。錢軍明、冼曉華、晉宇他們只不過是我們醫護人員中的一個縮影,他們的身后還有著很多個“他們”,包括已經奔赴湖北支援的甘柳瓊、李燕欣、陸艷冬、周敬,在感染科和重癥監護室時刻準備著的醫護人員,在各個檢查點日夜進行健康監測的醫護人員,在一線進行標本采樣的醫護人員,在平凡崗位上的我們,卻干著不平凡的事情,為的就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哪里有危險,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白衣天使。為了踐行醫者的初心與使命,他們選擇了逆行而上,義無反顧沖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