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正確領導下,堅持依法行政,積極推進模范機關創建,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扎實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等各項工作,全年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發生。現將2022年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局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是深入推進學習教育。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列入“第一議題”學習內容,定期召開黨組會議,專題會學習研討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有力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持續強化依法行政的理念,在進行各項重大決策中堅持集體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黨組工作規則,推進我局各項決策部署合法合規。
(三)全面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強宣傳。今年聯合有關部門和有關鎮政府在縣城和到相關鎮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推廣應用等共6場次;同時在縣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宣傳引領,提升公眾數據安全保護。二是加強干部職工學法。扎實抓好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工作,推動學法考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全局干部職工學考率達100%,有效持續提升我局國家工作人員法治素養。
(四)堅持依法行政,推動中心工作落實。
一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有效推進,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1.開展政務服務優化提升行動。印發《郁南縣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先后組織對全縣各鎮各部門開展政務服務、粵康碼場所碼應用等13期培訓班,累計培訓1500多人次。其次持續更新政務服務事項包括事項名稱、基本編碼、事項類型、設定依據等170項全要素,修正辦事指南問題數747條,修正辦事指南問題事項數486項。全程可網辦事項1540項,網辦率89.53%;最多跑一次事項1615項。全縣15個鎮分別承接并納入省事項系統管理共74項縣級行政管理權限事項。全縣628項行政許可類事項法定辦理時限共14099日,承諾辦理時限壓縮至678日,時限壓減率達95.19%;平均跑動次數0次;即辦件事項611項,即辦程度為97.29%。2.拓展智慧政務應用。推進市縣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推行一件事主題服務、秒批秒辦、基層證明等工作。市縣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全縣1696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全縣37個縣直部門進駐使用;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事項部門覆蓋率均達100%;累計產生業務數據78122筆。3. 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四免”工作,利用市縣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調用電子證照,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已實現免證辦政務服務事項1143 項,累計辦理免證辦政務服務事項業務23481筆。通過業務系統調用電子印章次數超28559次。4.推進政務服務“跨域通辦”。與肇慶市德慶縣和高要區、云浮市羅定和新興縣、佛山市三水區、廣西岑溪市等地簽訂《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協議》,實現群眾就醫、求學、養老、戶籍業務等180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5.大力推廣使用粵系列產品。在全縣200個村委(社區)和15個鎮政府全覆蓋完成“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部署工作,為基層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郁南縣“粵智助 ”政府服務自助機推廣使用工作專班,全面部署落實“粵智助”的推廣應用;二是加強宣傳推廣。印制一批“粵智助”宣傳資料分發到各鎮加強宣傳工作;三是做好保障服務工作。今年開展設備日常維護保養300多次,開展設備網絡日常維護250多次,全縣共產生86723筆業務,服務群眾55474人次。全縣群眾在“粵省事”實名注冊人數392338人;“粵商通”實名注冊市場主體20277戶;“粵政易”實名注冊人數12725人。
二是數字政府基礎建設持續夯實。1.營造高效規范的政務環境。一是加強縣直部門和各鎮辦文效能梳理和推廣工作。共為全縣各部門146人開通辦文效能板塊,解答各部門100多條問題。二是加強服務,推動協同辦公。全縣電子公文系統用戶11522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使用OA辦文總數652562份,累計辦結公文數595416份,為全縣制發電子印章159枚。2.公共數據資源共享與開放。全面加強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共梳理37個縣直部門累計完成編制錄入信息資源目錄170多類,關聯3846項業務事項,關聯涉及相關數據需求96類,政務數據目錄關聯率達到100%;實現各鎮各部門通過政務大數據中心共享調用查詢數據開放2309項。3.抓好“好差評”工作監督機制。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好差評”全覆蓋,暢通線上線下“好差評”評價渠道等方式,改進政務服務,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全縣政務服務“好差評”共收到群眾評價46597次。4.率先成立全市首個縣(市、區)級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決策部署,我縣與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成立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郁南縣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建立“管運分離”建設運營模式,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5.保障信息安全。一是進一步發揮政務網絡信息安全統籌作用,保障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組織開展網絡安全相關知識培訓指導各鎮各部門對運營運維管理的政務系統進行病毒、木馬查殺等安全加固;同時印發《郁南縣政務信息領域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全力保障香港回歸25周年、國慶節和黨的二十大等特殊防護期網絡安全。全年共開展3114次流量監測,305次系統運行監測,共排查出風險事件數達59次,監測并攔截針對縣電子政務外網攻擊12676次。全縣共發生安全威脅告警事件14次,有效攔截高危警告事件 6次,人工封堵3次惡意威脅源。確保全年網絡安全零事故。二是推進電子政務外網資源下。今年我局已完成全縣200個村委(社區)電子政務外網IP地址資源分配、端口開通,實現電子政務外網資源縣、鎮、村三級全覆蓋。三是做好信創應用服務保障。通過定期監測各單位終端使用率、用戶走訪、遠程服務、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信創設備服務運維管理,2022年我局共計完成處理664條信創運維工單。
三是持續發揮黨組和黨員“兩個作用”,依托數字政府助力疫情防控。1.牽頭成立縣疫情防控信息化工作專班,制定專班工作方案。明確了各專班成員單位職責和工作機制。2.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助力疫情防控。以粵省事為主要平臺載體推廣“粵康碼”公共場所碼應用,印發《進一步加強“場所碼”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到各鎮各部門,指導全面落實“場所碼”掃碼登記工作。我縣共建立“粵康碼”公共場所碼共7681個;群眾累計掃碼登記10764455人次,為我縣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二、存在問題
2022年,我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總體進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需要進一步抓緊抓實;二是面對新形勢下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要求,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政務數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夠高,不能滿足日趨繁重的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需要。
三、下階段工作
1.堅持理論學習不放松。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健全以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學習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黨章作為貫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大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深化一件事主題服務。結合企業和群眾實際需要,加強學習培訓,以高頻事項和關聯事項梳理出一件事主題服務,企業通過專窗一次性提交相關材料,優化組織各職能部門提供的高頻事項,梳理更多我縣的主題場景,進一步簡化申請材料,壓縮審批時限。
3.加大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推廣應用力度。發揮縣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用,持續推進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推廣應用,加強業務指導培訓,深入到各鎮開展宣傳推廣活動,提高群眾使用率。減輕基層工作負擔,努力提高一體化政務服務水平。
4.推進基層服務效能提升。依靠協同辦公平臺,大力推進我縣機關企事業單位無紙化辦公;依靠縣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鎮村服務事項目錄,進一步改進和規范基層證明開具工作,推進縣級政務服務事項下放鄉鎮,完善梳理目錄清單。
5.深化政務數據資源編制和共享。落實數據要素規范化、標準化采集,實現重點行業和領域政務數據匯聚、共享開放體系統一。夯實政務數據資源管理基礎,構建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推動政務數據資源歸集,加強省一網共享平臺推廣應用,提升政務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