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龍崗村人,在我小時候龍崗村就比較貧窮和落后,我不想看到這種局面再次發生在我們的后代身上” 云浮市郁南縣桂圩鎮龍崗村的村支書李勇賢分享了他回到農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的原因。2017年正是村里換屆選舉時,還在外地務工他看到這個消息就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回到農村并成功當選,從此開始投身于龍崗村的建設發展中。
觸摸發展之脈,村容村貌綻放新氣象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投身家鄉建設的開始,李勇賢也屢屢碰壁。他坦言,當時沒有工作經驗,沒有自己的產業,做群眾工作幾乎所有人都不支持也不理解,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反對,“面子工程”的說法在村里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在開小組會議時他們拍桌子叫板,對著干。龍崗村當時的情況完全可以用僅能通過一輛自行車。河道兩岸成了村民們的垃圾場,村里唯一的籃球場也是雜草叢生,村容村貌不堪入目;村里幾乎沒有任何就業崗位,導致大量村民外出務工,村里經濟落后。剛開始工作時,李勇賢也薪資微薄,入不敷出,經常加班加點忙事務,導致孩子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再加上妻子的抱怨,他常常被迫將委屈的淚水往肚子里咽,“我就相信我一定能干成”的信念是他在重重困境中唯一能狠狠抓住的“希望稻草”。
把穩責任之舵,產業發展點燃新引擎
面對這些情況,作為村支書的李勇賢始終秉持“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帶頭捐地讓地,自愿捐出了15平方米的私人用地,并團結345戶村民出地出資出力共同籌集了土地近4000平方米,修出了龍崗村的第一條康莊大道,建成了燈光籃球場、文化樓、綠化帶等。同時在桂圩鎮黨委、政府的引領下積極建設了龍崗村垃圾回收站,修訂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規民約》,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養和鄉風文明程度,逐步創設了龍崗村村民自治、自管、自育、自強的社會環境,實現村風村貌、民俗民情煥然一新的美好愿景。隨著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紛紛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帶動和吸引了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并激發了村民內生動力和干事創業的激情。
在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大背景下,龍崗村村支書李勇賢深知,要通過帶動群眾就業、創業,才能為振興鄉村產業鋪路搭橋。他主動擔起責任,帶頭開設桂枝加工廠,流轉土地種植水果,配合當地政府招商引資,每年帶動就業約4000多人次,增加了村民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實現產業致富。采訪中他感慨地說:“以前這個村是一片荒涼,大家都不愿意騰出土地,或者不接受‘三清三拆’,后來通過我們鎮村干部的積極走訪,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經過不斷地努力,現在成效非常大,現在村民都能切身感受到村莊的變化,也享受到了共治共享的成果,所以我們都非常珍惜成果。”在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過程中,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效應,以股權合作為紐帶,推動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讓農村集體經濟煥發新活力。
抓牢行動之根,鄉村振興躍上新臺階
“這是我生活這么多年,是我見過靠自然村發展的第一次分紅”當地村民激動地說。通過新農村火熱的建設和蓬勃的發展,2019年龍崗村作為一個貧困村,迎來了村里的第一次分紅,實現了建村以來的歷史性突破,讓鄉村經濟實現高質量騰飛,為鄉村振興掀開了嶄新的畫面。顯而易見的是,村民對村支書李勇賢的態度實現了360°大轉變,由剛開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現在的熱情稱呼,一聲聲“勇哥”“村長”盡顯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勇哥就是我們村的帶頭人,大家都愿意聽他的,跟著他做事都特別有干勁,村民們有困難也會第一時間想找他反映情況。”村民們對他贊不絕口。此外,對于貧困戶及村民們日新月異的變化,李勇賢都能如數家珍,尤其是經辦的鄉村建設項目,更是了然于心,絕不含糊,絕不搞花架子。
經過幾年鎮村黨員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真抓實干,龍崗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道、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也得到了上級黨組織的肯定和群眾的好評。近年來,龍崗村榮獲“廣東十大魅力古樹鄉村”“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稱號,龍崗村所在的行政村桂圩村也先后榮獲“全國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綜合減災示范村(社區)”共5個“國”字號榮譽。
做了幾年自然村的村支書,李勇賢切身體會到了黨和國家對新農村的發展建設的重視和支持,于是也觸發了他入黨的信念并于2018年順利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成為黨員后,我更加感受到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鄉村振興路上的帶頭人,我將扛起身上的職責和使命,帶領村民感黨恩、聽黨話,鼓勵更多的年輕人留下來振興鄉村,為龍崗村的發展出謀劃策。我也將不負頭頂閃耀的黨徽,不負人民群眾的期待,以涓流之力匯聚成龍崗村鄉村振興的磅礴偉力”。李勇賢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