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八大舉措,為支持我省大學生就業創業釋放大批利好。
?舉措1: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擴大公務員招錄規模;實施事業單位空缺崗位招聘行動;加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招聘力度;實施“千名高校畢業生從醫上崗退費”計劃,鼓勵引導醫療衛生類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招聘規模,不得隨意毀約。2020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生2000人,“西部計劃”項目招募大學生志愿者500人,“山區計劃”項目招募大學生志愿者950人。全省開發1000個基層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加強高校征兵宣傳,擴大應屆高校畢業生參軍入伍征集比例。
?舉措2:推進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計劃
將畢業生實習與就業工作有機結合,對于已明確可簽約的實習學生,學校要及時推動用人單位與學生簽訂就業協議;鼓勵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產教融合實習基地,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機會;組織動員用人單位開發1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對見習期未滿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用人單位剩余期限見習補貼。
?舉措3:助力開展大規模招聘活動
舉辦2020屆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線上招聘活動;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空中雙選會;舉辦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招聘洽談會和就業創業政策進校園活動;組織全省國資國企系統開展“國企專場”招聘,持續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
?舉措4:加強就業指導和困難幫扶
開通心理咨詢和就業幫扶熱線;開展好重點疫情地區和就業困難學生的摸底調查工作;舉辦面向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及湖北籍畢業生網上招聘活動(廣東專場);在我省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就讀的湖北籍2020屆畢業生,按每人2000元標準及時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舉措5: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力度
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等就業,或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按每人3000元給予補貼;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的,按每人5000元給予補貼。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可享受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不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0%,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支持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給予補貼。
?舉措6: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承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眾創杯”“創青春”“挑戰杯”等創新創業大賽活動,營造濃厚創業氛圍。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孵化器等發展,增加大學生就業創業機會。加快推動大學科技園發展,降低創業成本;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學生(在校及畢業5年內)成功創辦初創企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可按規定申請一次性創業資助。
?舉措7: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
對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對護士執業資格、漁業船員資格、執業獸醫資格、演出經紀人員資格、專利代理師資格等5項準入類職業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尚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高校畢業生,可先申請實習登記,在律師事務所實習。
?舉措8: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政策
依托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智慧服務平臺,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就業簽約等一網通辦;引導用人單位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