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維碼
      移動版  | 
      手機版二維碼
      無障礙   |    |  用戶登錄 網站支持IPv6
      首頁 > 云浮市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民政信息公開專欄 > 養老機構基本信息
      郁南縣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2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15〕360號)及《云浮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云浮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云府辦〔2017〕2號)精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通過簡政放權,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努力使養老服務業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成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保障基本。以政府為主導,發揮社會力量作用,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大對基層和農村養老服務的投入,大力發展群眾迫切需要的醫療護理、社區日間照料等服務項目,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2.注重統籌發展。統籌發展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其他多種形式的養老,推動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統籌利用各種資源,推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相關領域的互動發展。

      3.深化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干預,改革制約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服務供給方式。完善市場機制,激發各類服務主體活力,滿足養老服務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覆蓋城鄉所有居家老年人。符合標準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全縣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35張以上。養老服務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業成為我縣服務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全縣機構養老、居家社區生活照料和護理等服務提供2000個以上就業崗位。

      二、主要任務及分工

      (一)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各鎮要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制定城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要按照人均用地0.1—0.3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出配套標準和規劃指引。凡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規劃要求和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當地政府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配備養老服務設施,不得挪作他用。要加快推進對道路、樓宇等對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推進農村“幸福計劃”建設,依托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農村閑置的村辦學校、廠房、農戶住宅等,建設托老所、老年人活動中心等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為農村高齡獨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加強社區服務中心(站)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功能銜接,充分發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提高使用率和綜合效益。

      (二)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

      1.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建設公辦養老機構要發揮托底功能,重點為城鄉“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扶養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獨老人提供基本供養、護理服務。加快推進城市養老機構重點示范項目建設,優先建設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發揮其示范引領、專業培訓作用。加快推進農村區域性敬老院建設,2018年6月前,力爭完成郁南縣中心敬老院建設。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制定社會資本運營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管理辦法,通過委托管理、合作經營等公建民營方式,逐步實現社會化運營。

      2.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有關要求,根據城鄉規劃布局,統籌規劃建設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引導各類所有制投資主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推動形成一批規模化、連鎖化的知名養老機構。引導社會力量創建示范性養老機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支持民間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用于養老服務。鼓勵港、澳、臺、華僑和外國資本在我縣設立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對民辦養老機構,要簡化審批手續、規范程序、公開信息,逐步實現網上審批、服務動態跟蹤和信息化管理,為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根據《云浮市民辦社會福利機構扶持辦法》,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建設支持和運營補貼,對采用公建民營方式的,給予運營補貼。對租用閑置公房改建養老服務設施的,應給予優先承租且租金不超過國土、房管部門公布的參考價。積極探索社會資本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優惠政策,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并可給予適當的建設補助和運營補貼。

      (三)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1.健全政府供養制度。完善對本地戶籍的城鎮“三無”、農村“五保”等特困老年人政府供養制度,建立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農村五保供養標準達到當地上年度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2.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補貼制度。對具有本地戶籍、年齡在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老年人,按月發放高齡津貼,并視經濟發展情況,逐年提高高齡老人津貼標準。全面啟動“銀齡安康行動”,建立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制度。

      3.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建立養老服務評估制度,通過對老年人的生理、精神、經濟條件、生活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科學確定服務需求,為其入住養老機構或接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支持。

      4.建立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制定以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為采購重點的指導性目錄。

      5.建立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制度民政部門可為本地戶籍60周歲以上的城鎮“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城鄉低保家庭老人和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并視情況逐步向其他60周歲以上老年人覆蓋,要進一步增加養老保障渠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全社會保險意識。

      6.建立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制度。積極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工作,引導保險公司進行產品創新,按照公平公正、保本微利原則,合理設計保險產品、科學厘定費率,滿足多樣化養老機構責任保險需求,構建養老服務業風險分擔機制,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7.落實統計監測和評價制度。落實養老服務統計制度,切實做好養老服務發展評價與監測工作,科學、準確、及時地反映養老服務發展狀況,跟蹤掌握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規模、行業結構、經濟效益等基礎數據。建立縣直部門、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和社會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

      (四)發展和完善養老服務網絡。

      1.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立縣、鎮、社區(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縣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負責居家養老服務的培訓、示范和統籌規劃;鎮設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統籌開展社區(村)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在社區(村)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具體實施居家養老服務。在全縣全面鋪開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爭每個鎮都有一個為老年人提供文化娛樂、醫療保健、臨時托管或日間照料的養老服務設施;有條件的社區養老服務站(點)要設立老人午休床位,開展日間照料服務。通過政策扶持,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服務單位,興辦或運營老人供餐、社區日間照料、老年人活動中心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項目。

      2.建立養老服務信息網絡。要依托規模較大的信息技術公司、家政(便民)信息服務平臺、家政服務公司、養老機構和社區服務中心,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電子檔案和服務需求信息系統,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和服務平臺,并與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居家、社區與機構養老服務的有效銜接。支持社會企業和專業機構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平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

      (五)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1.加強醫療衛生與居家養老相結合整合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為居家養老提供支持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為轄區內的老年人免費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疇的老年人保健,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診視、家庭病床等有償服務。推動家庭醫生責任制。各醫療衛生機構應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待服務,包括優先掛號、就診、交費、取藥等。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開設老年病科,提供老年慢性病防治、康復、長期護理和臨終關懷等服務。發展和加強康復、老年病、長期護理、慢性病防治和臨終關懷等延續性醫療服務的機構。

      2.支持舉辦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統籌布局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資源,支持養老機構設置對內服務的醫務室,鼓勵養老機構和其他社會資本設置獨立的康復醫院、療養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條件的,可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可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按照醫保規定享受相應的待遇。鼓勵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護理技術、轉診服務方面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鼓勵醫院定期派出醫務人員上門服務,為養老機構收養人員進行健康檢查,醫院應開設綠色通道方便養老機構收養人員進行治療康復。

      (六)加快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1.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機制。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將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納入繼續教育、職稱和就業培訓體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通過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鼓勵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等各類人員從事養老服務業,積極開發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適宜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應當納入,不斷擴大覆蓋范圍。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按規定設置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或培訓項目,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培訓,開展養老護理員遠程培訓試點,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建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引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養老服務行業中逐步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2.完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要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養老服務機構招用本縣戶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自主創辦養老服務企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在校及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相關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關于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技術等級評定制度相關規定,實行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工資待遇與專業技能等級、從業年限掛鉤制度,穩步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對在養老機構中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試政策。社會辦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的從業人員,在技術職稱評定、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與公辦養老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3.培育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制定政府向專業社會組織購買生活照料、康復護理、輔具配置、緊急救援、法律服務等養老服務政策措施。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管理、運營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開展養老服務教育培訓、研究交流、咨詢評估和第三方認證等服務。積極培育為養老服務特別是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服務的公益慈善組織,支持公益慈善組織重點參與養老機構建設、老年產品開發、提供養老服務等,使公益慈善組織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力量。支持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互助服務。

      (七)加快養老產業發展。

      各鎮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圍繞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醫、文化娛樂等需要,制定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健全市場規范和行業標準,放寬養老服務產業的準入門檻,放寬養老服務企業注冊資本、經營范圍、住所(經營住所)等登記條件,對養老服務企業的審批登記實施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提供政策及技術指導服務。引導市場依托各類園區載體統籌建設集老年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配送、展覽展銷等一體化的養老產業園區。鼓勵建設一批休閑養生、特色醫療、文化教育、科技服務的養老基地,扶持老年健康服務業、文化教育產業、休閑旅游業等養老服務重點領域發展。鼓勵企業研發適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試聽輔助、起居輔助、營養保健、服裝飾品等生活用品,引導商場、超市、批發市場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專柜。支持和鼓勵與養老服務業行業相關的國有企業帶動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我縣養老產業。鼓勵開發老年宜居住宅、老年公寓等生活居住設施。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家政服務、組織開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等方式,積極參與社區養老服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福利彩票公益金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并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的比例。體育彩票公益金要加大投入為社區老年人配備健身器材。要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鼓勵將無定向的慈善捐款重點投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二)開展養老服務業信貸融資。

      各金融機構要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支持養老服務業的信貸需求,利用財政貼息、小額貸款等方式,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條件的個人(或合伙)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享受相應貸款、貼息優惠政策。保險監管部門要逐步放開限制,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推進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探索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三)落實土地供應政策。

      國土資源、城規部門要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合理安排養老服務設施項目所需的用地指標,加快辦理用地手續。可將閑置的公益性用地調整為養老服務用地。民政部門要會同國土資源、發改建設部門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對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嚴禁擅自改變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用途、容積率等規劃設計條件搞房地產開發。鼓勵國有企業利用自有土地辦養老機構。

      四)落實扶持優惠政策。

      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增值稅,對非營利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所得稅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要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要免交城市建設和房屋建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其他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半征收。養老機構用水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用電按原省物價局《關于我省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粵價2012135號)的規定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如學校等),按合表居民用戶電價政策,即按居民電價統一提高0.037分/千瓦時。用氣價格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4467號)規定,對學校、養老福利機構等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氣價水平按當地居民第一檔、第二檔氣價平均水平執行切實落實國家和省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對退役士兵、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中專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從事家庭服務業中養老服務個體經營的,自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失業人員、殘疾人從事養老服務業的,自登記注冊之日起免交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

      (五)理順管理體制。

      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設立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符合《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依法申辦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農村敬老院,應當依法辦理民辦非企業法人或企業法人登記。

      (六)健全工作機制。

      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民政部門和發改建設部門牽頭建立養老服務業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研究推進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民政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監管職責。發改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保障土地供應。財政部門要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給予財力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力度,加強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衛生計生部門要統籌建立醫養結合協作推進機制,研究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稅務部門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老齡工作機構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工作。各級殘聯對養老機構內的殘障老年人按照“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補貼。商務、金融、文廣新、體育、教育、旅游、公安、消防、市場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依照職責分工對養老服務業實施監督管理,出臺具體政策措施,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力度。

      (七)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參與志愿互助服務工作機制,規范完善為老志愿服務登記注冊、培訓服務、激勵表彰等管理制度。引導老年人樹立健康的養老觀念、社會化養老的消費理念。推動各級文化娛樂、公共體育等設施對老年人開放,鼓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老年文娛體育活動。廣泛宣傳敬老、養老、愛老、助老、孝老傳統美德和養老服務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養老輿論氛圍。

      (八)加強監督檢查。

      縣直相關部門要根據本部門職責,制定具體政策措施。要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抓緊制定貫徹意見。縣發改建設局、縣民政局和縣老齡辦要加強對本實施方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向縣政府報告。縣政府將每年組織專項督查。

       

          附件:主要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附件

      主要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工作任務

      責任單位

      時間進度

      1

      符合標準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全縣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35張以上。

      縣民政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各鎮政府

      2020

      2

      全縣機構養老、居家社區生活照料和護理等服務提供2000個以上就業崗位。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衛生計生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20

      3

      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按照人均用地0.1-0.3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出配套標準和規劃指引。

      縣發改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

      新建居住(小)區要根據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縣發改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5

      加快推進對道路、樓宇等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

      縣發改建設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殘聯,各鎮政府

      2017年啟動實施

      6

      凡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設施,不得挪作他用。

      各鎮政府,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縣民政局、縣老齡辦

      2017年啟動實施

      7

      實施農村養老服務“幸福計劃”,依托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農村閑置的村辦學校、廠房、農戶住宅等,建設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動中心等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房管局、縣老齡辦,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8

      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站)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功能銜接,綜合發揮多種設施作用,增加養老服務設施的規模、擴展養老服務功能和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縣民政局、縣衛生計生局、縣文廣新局、縣體育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9

      建設公辦養老機構要發揮托底功能,重點為城鄉“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扶養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獨老人提供基本供養、護理服務。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編辦,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10

      加快推進城市養老機構重點示范項目建設,優先建設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發揮其示范引領、專業培訓作用。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房管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衛生計生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11

      推進農村區域性敬老院建設,2017年底前,全縣要以敬老院為基礎,利用現有場地或鄉鎮撤并后空置的學校、政府辦公場所等資源,通過改建、擴建、置換等方法,力爭建成1所以上區域性敬老院,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編辦,各鎮政府

      2017

      12

      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制定社會資本運營公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管理辦法,通過委托管理、合作經營等運營方式將政府興建的養老機構交給專業的民營機構管理,逐步實現社會化運營。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編辦、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13

      支持社會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用于養老服務。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縣國資中心、縣市場監管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14

      鼓勵港、澳、臺、華僑和外國資本在我縣設立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

      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衛生計生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外事僑務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15

      對民辦養老機構,簡化審批手續、規范程序、公開信息,為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

      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房管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衛生計生局、縣地稅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16

      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按照相關政策法規給予床位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17

      社會力量租用閑置公房改建養老服務設施的,應給予優先承租且租金不超過國土房管部門公布的參考價。

      縣房管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國資中心,各鎮政府

      2017年啟動實施

      18

      對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

      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各鎮政府

      2017年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19

      不斷完善本地戶籍的城鎮“三無”、農村“五保”等特困老年人政府供養制度,確保其基本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20

      進一步完善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補貼制度。

      縣老齡辦、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臺具體措施

      21

      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制定以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為采購重點的指導性目錄。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制定政府向專業的社會組織購買生活照料、康復護理、輔具配置、緊急救援、法律服務等養老服務政策措施。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2

      全面啟動“銀齡安康行動”,為本地戶籍6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五保老人及80周歲以上老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縣老齡辦、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3

      建立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制度。

      縣民政局、縣金融辦、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4

      建立養老服務業統計監測和評估制度。

      縣民政局、縣統計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5

      建立縣、鎮、社區(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26

      支持社會企業和專業機構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平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

      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發改建設局、縣科技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7

      建立全縣老年人基本信息電子檔案和服務需求信息系統,建設以網絡為支撐的養老機構信息平臺,并與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平臺互聯互通。

      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科技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衛生計生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8

      整合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為居家養老提供支持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轄區內的老年人免費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疇內的老年人保健,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診視、家庭病床等有償服務。推動家庭醫生責任制。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待服務,包括優先掛號、就診、交費、取藥等。

      縣衛生計生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29

      支持養老機構設置對內服務的醫務室,鼓勵養老機構和其他社會資本設置獨立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對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條件的,可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可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按照醫保規定享受相應的待遇。

      縣衛生計生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0

      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發展和加強康復、老年病、長期護理、慢性病防治和臨終關懷等延續性醫療服務的機構。鼓勵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護理技術、轉診服務方面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

      縣衛生計生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1

      通過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鼓勵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等各類人員從事養老服務業,積極開發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適宜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應當納入,不斷擴大覆蓋范圍。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2

      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設置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或培訓項目,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

      縣教育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3

      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

      縣教育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衛生計生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34

      建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引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養老服務行業中逐步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編辦,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5

      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要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養老服務機構招用本縣戶籍就業困難人員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自主創辦養老服務企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在校及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36

      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工資待遇與專業技能等級、從業年限掛鉤制度,穩步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對在養老機構中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試政策。社會辦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的從業人員,在技術職稱評定、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與政府辦養老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衛生計生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啟動實施

      37

      培育養老服務社會組織,支持公益慈善組織參與養老機構建設、老年產品的開發、提供養老服務等。

      縣民政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8

      支持成立基層老年協會及群眾自治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互助服務。

      縣民政局、團縣委、縣農業局、縣老齡辦、縣文明辦,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39

      制定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健全市場規范和行業標準。放寬養老服務產業的準入門檻,放寬養老服務企業注冊資本、經營范圍、住所(經營場所)等登記條件,對養老服務企業的審批登記實施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提供政策及技術指導服務。

      縣發改建設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0

      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功能區統籌建設集老年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配送、展覽展銷等一體化的養老產業園區。鼓勵建設一批休閑養生、特色醫療、文化教育、科技服務的養老基地,扶持老年健康服務業、文化教育產業、休閑旅游業等養老服務重點領域的發展。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1

      鼓勵企業研發適合老年人的助行器具、視聽輔助、起居輔助、營養保健、服裝飾品等生活用品,引導商場、超市、批發市場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專柜。

      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發改建設局、縣科技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殘聯,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2

      支持和鼓勵與養老服務業行業相關的國有企業帶動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我縣養老產業。

      縣國資中心、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3

      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并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

      縣財政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44

      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縣民政局

      2017年啟動實施

      45

      鼓勵將無定向的慈善捐款重點投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并建立慈善款投向及使用效能的公開、公正、透明的監督機制,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

      縣財政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6

      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條件的個人(或合伙)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享受相應貸款、貼息優惠政策。

      縣金融辦、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人民銀行郁南縣支行,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7

      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推進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引導和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業務。

      縣金融辦、縣民政局、縣老齡辦,各鎮政府

      貫徹落實保監會和省保監局政策措施

      48

      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合理安排養老服務設施項目所需的用地指標。

      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49

      鼓勵農村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不屬于水利工程和河道管理范圍內的水面、灘涂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縣農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各鎮政府

      2017年啟動實施

      50

      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51

      對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

      縣國土資源局、縣城規局、縣民政局、縣房管局、縣農業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2

      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增值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收入按規定列為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財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3

      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減半征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退役士兵、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中專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從事家庭服務業中養老服務個體經營的,自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失業人員、殘疾人從事養老服務業的,自登記注冊之日起免交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

      縣財政局、縣發改建設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4

      養老機構用水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用電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按合表居民用戶電價政策,即按居民電價統一提高0.037分/千瓦時。用氣價格按對學校、養老福利機構等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氣價水平按當地居民第一檔、第二檔氣價平均水平執行。免收固定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用,減半收取有線(數字)電視的基本收視維護費和固定電話的月租費。

      縣發改建設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5

      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

      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6

      經機構編制部門批準設立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符合《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依法申辦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農村敬老院,應當依法辦理民辦非企業法人或企業法人登記;有條件的地方應當逐步推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社會化

      縣民政局、縣編辦,各鎮政府

      持續實施

      57

      建立養老服務業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

      縣民政局、縣發改建設局和相關部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58

      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服務業價格形成機制。

      縣發改建設局、縣民政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59

      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參與志愿互助服務的工作機制,規范完善為老志愿服務登記注冊、培訓服務、激勵表彰等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開展鄰里守望、敬老愛老等志愿服務活動。

      縣民政局、縣文明辦、團縣委、縣老齡辦,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前出臺具體措施

      60

      廣泛宣傳敬老、養老、愛老、助老、孝老傳統美德和養老服務先進典型,強化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觀念和思想準備,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養老輿論氛圍。推動各級文化娛樂、公共體育等設施對老年人開放,為其娛樂、健身等活動提供使用場所和優質服務。

      縣老齡辦、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縣體育局,各鎮政府

      2017年6月底出臺具體措施

      61

      加強對本實施方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向縣政府報告。

      縣發改建設局、縣民政局、縣老齡辦,各鎮政府

      逐年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主辦:郁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郁南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ICP備案號:粵ICP備05059405號    網站標識碼:4453220003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91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日韩精品欧美|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