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我院始建1956年,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經過60多年的艱苦創業和開拓發展,醫院的技術力量、診治水平、服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已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愛嬰醫院,是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醫院、云浮市人民醫院以及三水區人民醫院對口幫扶醫院,是廣東省第一批縣級醫院眼科能力建設單位和廣東省縣級醫院骨科標準化與能力建設單位,肇慶高等醫學專科學校教學醫院,郁南縣醫療保險定點機構,郁南縣“120”醫療急救中心,擔負郁南地區50多萬群眾的醫療急救、疾病治療與預防保健工作。
2017年9月29日,我院整體異地搬遷至新址(九星大道219號),新院占地面積58000多平方米,目前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積35000多平方米,編制床位499張。新院搬遷后業務穩步發展,醫療技術實現新突破。2020年,我院門急診28.74萬人次,同比下降17.92%;出院1.67萬人次,同比下降5.65%;三、四級手術5193例,同比增長11.75%;微創手術3964例,同比增長13.35%;介入手術660例;藥占比(中藥飲片除外)27.16%,同比下降0.79%;每百元衛生材料收入26.6元,同比增加45.2%;檢查檢驗占比26.4 %,同比降低2.75%;門診次均費用為224.7元,同比上升24.01%;住院次均費用10024.6 元,同比上升26.93 %。
【學科建設】
臨床科室設置情況。一是內科設置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腎病學、內分泌等專業組。二是外科設置普通外科、神經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專業組。三是婦產科設置婦科、產科、計劃生育科等專業組。四是兒科設置兒科、新生兒科;五是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 重癥醫學科、康復醫學科、中醫科等科室。其中泌尿外科、婦科被評為市級重點專科。
醫技科室設置情況。一是醫學檢驗科設置臨床體液、血液,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化學檢驗,臨床免疫、血清學等專業組;二是醫學影像科。科室內設置X線診斷、CT診斷、核磁共振成像診斷、超聲診斷、心電診斷、腦電及腦血流圖診斷等專業組;三是病理科;四是藥劑科;五是輸血科。
近年來,在南方醫學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云浮市人民醫院等對口幫扶醫院的支持和技術幫扶下,醫院診療技術水平顯著提高,
2020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以及適宜項目達33項,有效解決縣內群眾就醫難、就醫遠、就醫貴的現實問題。據省衛健委統計,郁南縣2020年上半年縣域內住院率已達89.8%,在全省57家縣級綜合醫院中排名提升至第12位。
【基礎設備設施建設情況】
我院想方設法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或融資的方式,科學配套縣級醫院76種基本設備及各類大型高端設備:1.5T磁共振、64排128層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直接數字化攝影系統(DR)等高端先進儀器設備;飛利浦EPIQ7C彩超、飛利浦四維彩超、西門子DR、東芝DR、日本賓得鼻咽喉鏡及纖維膽道鏡、日本賓得纖維支氣管內鏡、奧林巴斯電子胃鏡及電子結腸鏡、輸尿管腎鏡,德國鈥激光碎石系統、德國狼牌高清腹腔鏡、宮腔鏡、膀胱鏡、前列腺電切鏡、德國萊卡神經外科顯微鏡、德國萊卡眼科顯微鏡、美國阿斯萊斯膝關節鏡、美國強生超聲刀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微創技術得到普遍應用。
【人才隊伍發展情況】
我院通過招聘引進、院內培訓、上送進修、幫扶專家帶教等方式積極提升衛技人員的綜合素質。2020年以來,共引進衛技人員119人,其中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人,上送進修16人。現有衛技人員586人,其中執業醫師150人,注冊護士226人,高級職稱 47人(正高6人),中級職稱73人。年內職稱晉升82人(其中晉升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20人)。
展望未來,我院計劃用3-5年時間,打造五個中心(急救中心、胸痛中心、骨科中心、微創外科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組建三個團隊(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并完成醫院“一個品牌、兩個隊伍、三個基礎、四大目標”的長期發展指標,強調醫院要有“跨越式”發展的思維,從而實現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