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維碼
      移動版  | 
      手機版二維碼
      無障礙   |    |  用戶登錄 網站支持IPv6
      首頁 > 云浮市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關于下達郁南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郁府〔2020〕9號)

      關于下達郁南縣2020年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

      郁府〔2020〕9號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郁南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縣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審議批準,現下達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對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緊扣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改革發展為新動力,加快郁南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面加快郁南綠色崛起建設。

        本著尊重經濟規律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綜合考慮當前我縣實

        際,提出2020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如下: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年度城鎮新增就業196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在合理水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為實現上述年度預期目標,要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融入對接大灣區

        (一)推動現代工業發展。利用郁南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打造三個百億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是促進電池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省級電池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建設,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扶持企業提質增效和智能化綠色改造。重點推進虎頭電源科技公司開發動力型和儲能型產品,發展為高端產品生產重要基地,帶動電池產業鏈上下游產業的延伸。二是促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以完善化工產業鏈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為產業導向,加快郁南產業轉移工業園大灣片區化工上下游產業項目建設,推動我縣化工企業循環改造、綠色轉型發展。重點以鑫國泰公司、菲博新材料公司、晨寶和南寶公司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及其衍生高技術、高性能化工新材料。三是促進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優化我縣建材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完善建材企業準入標準,杜絕不符合環保和產業規劃要求的高能耗建材企業;加快建材產業“煤改氣”工程,推進技術改造和創新,促進新型建材行業環保、綠色發展。重點加快推進碧桂園(郁南)新型產業基地項目、立基新型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建設。

        (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一是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實施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戰略,推進云浮市南藥“十鎮百村”示范工程和調整優化種養結構,推動無核黃皮、沙糖桔、蠶桑、南藥、溫氏肉雞等優勢農產品向區域優勢聚集,以龍頭企業牽引和合作社帶動,構建具有郁南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二是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水平。推動我縣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無核黃皮產業帶和無核黃皮產業園項目建設,引導區域農業轉型升級,大力拓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新興現代農業產業。以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主力,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夯實農業基礎要素。抓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壤有機質提升和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推廣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新型農機裝備應用;鼓勵智能化溫室、鋼架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推進蔬菜、水果、茶葉、南藥等產業集約化和設施化生產,提高我縣農業經濟效益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四是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發展節約循環型農業,推廣水肥一體化、農藥減量控害、節水農業示范、沼氣建設等農業新模式新技術。強化農業污染綜合治理,構建統防統治專業化、生產經營規模化、生產主體企業化、管理服務社會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的農業污染防治新模式。五是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加強三農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擴大農眼規模監測規模,引入信息服務市場化運作,實現農業生產管理和政農信息互通,確保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開展農技下鄉入戶活動,把農業新技術、新知識轉化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利用郁南縣農產品電子商務園輻射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具有郁南特色農產品電商品牌,提升我縣農村電商水平。六是實施質量興農戰略。落實農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預防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把郁南建成灣區的放心“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和“藥方子”。

        (三)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一是發展商貿物流產業。依托高速公路、高鐵站場,積極引進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大力發展電商產業和物流倉儲基地,打造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二是發展對外貿易產業。扶持外貿企業拓展外貿市場,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加博會等各類展銷活動,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的貿易洽談方式,多渠道拓展新市場,大力培育外貿進出口企業。三是發展旅游產業。整合我縣旅游資源優勢,抓住省、市“文化+旅游”“文化+創意”平臺建設有利時機,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規劃,重點擦亮南江古文化、紅色基地、田園文化、文旅特色小鎮等郁南旅游品牌。積極培育旅游企業龍頭,發展生態旅游產業集群,把郁南打造成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休閑旅游目的地。四是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發揮我縣“西江黃金水道”優勢,科學規劃沿江產業發展和港口建設,把郁南西江沿岸打造成粵北西江產業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推進交通綜合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建設,完善公路、安保、環保等交通配套設施建設。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郁南綜合承載力

        (一)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計劃投入6億元。一要抓好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重點抓好G234線、S294線、S368線、S266線擴建等國省道干線項目,做好德慶至羅定北高速、云浮(郁南)至陽江(陽西)高速公路踏勘階段路線等前期工作。二要抓好落地和在建項目推進。重點抓好羅陽高速雙東出入口至千官一級公路新建工程、S368線郁南山咀村至平臺古洞段路面改造工程、S279線縣城過境路段改線工程等省市縣重點在建項目建設。三要抓好四好農村路示范建設。重點推進農村公路通客車、生命安全防護工程、窄路基拓寬工程等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加快G234水口二橋、S279較長橋、宋桂大橋、Y530廟咀橋等公路危橋治理工作,進一步完善郁南交通網建設,健全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二)推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推進擴園工作。做好工業園區的大灣、南江口、都城片的規劃、土地平整、基礎設施等擴園工作,推進建城羅旁循環經濟園建設。二是優化招商選資載體。做好大灣片區進行583畝土地平整及園區4條道路建設,并完善排水、污水、給水管道等設施;做好都城片區350畝土地平整、道路、排水、污水和給水等設施建設;做好南江口片區597畝平整土地及道路等市政項目建設;投資2000多萬元回購大灣污水處理廠首期日處理5000噸污處理項目。三是強化園區服務正常管理。加強工業園區道路、綠化、照明、排水、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給水管網、供電線路、通信光纖等設施的管護,保障園區企業正常建設生產和生活需要。

        (三)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提升縣城城市功能配套設施,加快推進西寧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建設,接通郁南產業轉移工業園(都城片區)道路。加快碧桂園西江府、恒大翡翠龍庭、百合林語春天、華盛圓坊都薈、錦龍鳳凰花園等大型房地產項目建設。做好縣人民醫院異地搬遷新建項目(四期)、西江中學新校區建設等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建設新城區自來水管網,完成縣城木稔村生活垃圾填埋場治理工程和縣城城區垃圾填埋場(二期)主體工程。完善“一城一山四湖”景觀化改造,推進縣城精細化管理,加強城鄉接合部環境衛生整治,建設衛生潔凈郁南,鞏固縣城“雙創”整治成果,改善郁南城鄉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加快投資項目建設,提升經濟發展后勁

        (一)加強重大項目謀劃。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戰略等有利機遇,發揮郁南地處兩廣“咽喉”的天然條件,積極謀劃我縣交通、水利、能源、產業、物流、旅游、生態環保等領域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上級支出籠子,引導具有帶動性和導向性的產業項目落戶郁南,促進郁南提質轉型發展。

        (二)加快重點項目推進。2020年我縣共有省重點建設項目5個,總投資78.0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58億元;省重點建設預備項目1個,總投資5億元。市重點建設項目13個,總投資115.5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09億元;市重點建設預備項目6個,總投資13.29億元。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推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三)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力度。一是明確年度招商引資目標。加強項目和企業對接,緊密對接產業項目不放松,按照“四個指標一個帶動”要求,以商引商,實現“落戶一個項目,引來一串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的裂變效應。二是用好用活政策。利用與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產業共建政策、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一區一龍頭”縣區合作等產業招商渠道,促進珠三角優勢產業向我縣產業集聚區梯度轉移。三是立足主導產業。打造粵北經濟區域產業特色高地,圍繞“三百億”產業目標,大力引進輕工電池、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特色文旅產業等項目;利用外地郁南商會(同鄉會)等平臺,以第二產業為主攻方向,加大一、三產業招商力度,優化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的梯度轉移承接條件,推動郁南工業園產業集群發展。

        四、加快農村發展,推動城鄉協同融合

        (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進村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好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污水、公廁“三大革命”規劃與建設,完成2020年我縣“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目標任務,爭取全縣干凈整潔村85%以上,美麗宜居村45%以上,打造精品村4條以上。實現每條自然村按標準化建設公廁1個,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廁所糞污基本實現有效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并建立“戶主收集、村組保潔、縣鎮轉運、統一處理” 的農村垃圾治理模式。到2020年底,全縣實現村莊保潔機制和垃圾處理長效機制實現常態化,村莊保潔實現全覆蓋。用好PPP項目政策,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底,爭取20戶以上的自然村實現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和畜禽集中圈養。

        (二)加快“富民興村”產業發展。推動農村三產融合,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大力發展南藥、無核黃皮等富民興村特色產業。加快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光伏扶貧項目、溫氏養殖小區和扶貧資金入股國企工作,扶持縣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整合縣生態、文化和旅游資源的規劃和串聯開發,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線路,建設鄉村旅游“八小時工程”,推動郁南旅游全域化發展,打造南江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磨刀山遺址公園、南江古水道百里花海、南江第一灣等核心旅游項目。

        (三)加快鄉風文明建設。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載體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陣地。以桂圩、河口寨等示范標桿村,積極推廣村史館、家風家訓展示館、鄉村生態博物館和居家敬老服務站建設,建立良好村風家規,使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基層群眾。以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加快文明鎮、村創建進度。到2020年,縣級以上文明鎮、文明村分別達到100%和95%。

        (四)培育新時期“三農”工作隊伍。啟動“專才引進”計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做好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到2020年要按照一鎮3名碩士研究生標準引進人才,特別是農業技術、經營管理、旅游等專業人才,并制定更加開放、更有吸引力的舉措吸引和培育人才發展郁南。

        (五)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頭雁工程”“三個100計劃”為載體,繼續深化“黨組織+社會組織、經濟組織、自治組織”的“1+3”模式,完善縣鎮村“三級聯動”黨建模式,壓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責任,促進農村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把農村黨組織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黨員密切聯系服務群眾作風優勢轉化成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優勢。

        (六)加快鄉村治理推進工作。要深化“黨組織+社會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的“1+3” 鄉村治理模式,發展鄉村振興促進會,發揮鄉賢的親緣、人緣、地緣優勢,實現共謀經濟發展、共建基礎設施、共創平安村居、共育文明新風、共幫困難群眾等鄉村治理“五共”,凝聚人心,創建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

        (七)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做好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到2020年貧困戶全部脫貧。一是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嚴格落實社會保障、貧困戶子女教育補貼、危房改造、基本醫療保險等1+N扶貧政策,全面落實貧困戶醫療保障政策,優先落實貧困戶醫療服務和大病醫療救助。二是抓好產業扶貧工程。加快溫氏高效智能生態養殖和蛋鵪鶉高效生態養殖產業扶貧、規劃布局本地特色農業產業和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發揮統籌資金效益,加快興富公司投資項目建設,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三是推進就業扶貧工程。落實就業鼓勵政策,加強就業培訓,舉辦大型招聘會,優先貧困戶招聘,促進就業脫貧。四是拓展金融扶貧工程。加大宣傳力度,使金融扶貧政策深入人心,引導貧困戶通過金融貸款創業增收脫貧。

        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守護郁南生態屏障

        (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縣要重點整治餐飲業油煙和粉塵污染問題,加強餐飲油煙、工地、碼頭和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優化環境空氣質量,營造優美、和諧和整潔的市容環境;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保縣域水環境質量安全達標;繼續推進整縣生活污水捆綁PPP項目實施;推進重點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規范畜禽養殖管理,加強“散亂污”整治。

        (二)深化環保領域改革。深化環保管理改革,理順改革相關工作,加強水質斷面監測事項組織、監管工作,做好大灣、南江口水質自動站建設。扎實推進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深入做好“放管服”工作。

        (三)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省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加強環境執法司法銜接工作。持續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組織開展工業產業園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綠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等專項執法行動。

        (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以創建全域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推進新一輪綠化郁南大行動,實施森林碳匯、森林圍城、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生態工程,重點謀劃郁南碧道工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建設,持續提高全縣森林覆蓋率。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河砂執法整治力度,推進郁南水生態文明建設。

        六、加強民生福祉建設,發展社會各項事業

        (一)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加快推進西江中學新校區建設和都城鎮初級中學飛鳳校區升級改造,推進九星湖校區改建小學工程,進一步優化縣城學校布局,緩解學位緊缺問題,促進全縣教育事業健康、協調發展。

        (二)推動文化事業發展。深入挖掘南江文化,做好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推進磨刀山遺址公園文化旅游產業園、南江傳統文化特色小鎮和西寧小鎮旅游綜合體建設。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鞏固平安市場文化創建成效,推進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抓好我縣文化館(站)評估定級、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文化工程,提升我縣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三)推動衛生事業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大醫療結對幫扶力度,加強與醫療集團、專科聯盟和醫療聯盟的組建結對聯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落實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引進計劃,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提升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水平。鞏固發展中醫藥事業,加強職業病防治監督執法能力。

        (四)推動社會保障發展。一是抓好就業創業工作。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加強勞務對接,穩定勞動力就業,確保完成我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等各項工作任務。二是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保障基金安全持續運行,做好我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征收補收工作;做好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確保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強縣發展戰略,加強專業技術人才梯隊建設,加大高端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和培養,落實引才引智“人才引進計劃”工程,做好“三支一扶”大學畢業生管理服務,激發基層人才干事創新活力。

        (五)規范市場管理秩序。深入推進“放管服”工作,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為企業和群眾服務能力;引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商標、專利等意識,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先進標準體系建設。以“互聯網+監管”、網格化監管等方式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為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并綜合運用檢查抽檢、約談企業、信息公示、警示處罰、信用懲戒等多種監管手段,增強市場監管執法震脅力,提高監管效能。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社會最關切的問題,著力做好食品藥品安全、虛假宣傳、假冒偽劣、消費欺詐等工作,重點解決校園食品、保健食品、兒童用品、疫苗安全等社會關注熱點問題,扎實推進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食得放心。

        (六)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我縣安全生產總體水平,做好生產安全和火災等安全事故管控工作,積極推動軍民深入融合發展,認真做好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民族宗教、審計、統計等工作,支持駐軍、武警和消防部隊建設,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動老齡慈善、外事僑務、史志檔案、氣象地震、對臺事務、老區建設、知識產權、關心下一代、殘疾人等事業蓬勃向上發展。

        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鎮、各部門要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附件:郁南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預期目標.xls



                                                                                                    郁南縣人民政府

                                                                                                     2020年7月10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主辦:郁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郁南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ICP備案號:粵ICP備05059405號    網站標識碼:4453220003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国产a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毛片a精品**国产|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97精品国产手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911亚洲精品国产自产|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