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維碼
      移動版  | 
      手機版二維碼
      無障礙   |    |  用戶登錄 網站支持IPv6
      首頁 > 云浮市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政務公開 > 政務五公開 > 結果公開
      關于郁南縣2022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關于郁南縣2022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

      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2023913日在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


      郁南縣審計局局長 葉趣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2022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審計法規定和縣委審計委員會批準的審計計劃,縣審計局依法審計了縣2022年度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鎮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市縣各項重大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克服國內外風險挑戰及新冠疫情影響,嚴格執行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有關決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年目標任務較好完成。

      ——挖潛增收力度不斷加大,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和減稅降費政策的影響,通過采取強化稅收征管,加大稅源管控,清繳非稅收入,加快變現處置閑置資源資產等措施,大力組織財政收入,實現了財政收入增長。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3億元,增長225.63%,增速全省第二,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

      ——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出臺六方面118項穩經濟和惠企利企政策,全年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44億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9407.19萬元,撥付各項惠企資金897.9萬元,助力企業紓困減負,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45億元,增長2.9%,增速居全市第一。

      ——優化支出結構,大力保障民生支出。縣財政持續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加大對重點項目和民生領域的支出,傾斜保障民生投入。增強人民群眾福祉,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全年民生支出317,933萬元,同比增支46,734萬元,增長17.2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76%加大困難群眾的供養保障和臨時救助力度,切實提高低保、特困、孤兒的基本生活標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全年共發放補助14,518萬元,比上年增支1,916萬元,增長15.20%

      ——進一步完善審計整改機制,精細化推進審計整改工作各鎮各部門認真落實審計整改主體責任,細化整改措施,狠抓審計整改落實縣審計局進一步完善審計整改清單式管理機制出臺了審計整改認定標準,對審計發現問題分為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三類,通過精細化管理,促進問題得到整改落實截至20236月底,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163個問題中,已落實整改150個,整改完成率92.02%,整改問題金額52,031.08萬元,制定或完善制度規范11項。其中立行立改問題145,已整改139個;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類別問題18個,還7個問題正在整改中,且均已制定整改方案并按計劃持續推進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一)本級財政管理及決算草案審計情況。

      審計了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草案。決算草案反映,2022郁南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27,865萬元、總支出525,151萬元,結轉結余2,714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105,890萬元、總支出103,284萬元,結轉結余2,606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818萬元、總支出818萬元;社保基金預算總收入26,206萬元總支出27,023萬元本年超支81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3,081萬元。審計結果表明,縣財政局等部門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深入推進各項財政改革,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項目和民生支出2022年本級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發現的主要問題:

      1.預算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是102個項目無預算支出,涉及金額14,276.68元。其中:52項為當年新增需縣級配套的上級專項資金,金額4,329.82萬元;44項為以前年度的專項資金結轉至下年使用的專項資金,金額9,782.25萬元;6項為新增的縣級專項資金,金額164.71萬元二是50個項目超預算支出。當年預算金額為4,169.17萬元,實際支出6,297.07萬元,超預算支出2,127.90萬元。三是361個預算項目執行率低于50%當年預算金額為51,501.15萬元,僅使用10,990.90萬元其中有215個項目的預算執行率為0,涉及預算金額8,089.04萬元。

      2.7個代編預算項目未細化到具體單位。2022年拆舊復墾”等7個由縣財政局代編的預算項目,年初預算28,370萬元,已細化12,638.65萬元至部門和單位,至年末仍有15,731.35萬元未細化到具體單位。

      3.落實預算追加審批事項不到位。一是16個預算追加事項經縣領導批復同意后納入預算調整,但因縣財政局未能合理安排資金導致當年未形成支出,涉及金額261萬元。二是2個預算追加事項經縣領導批復同意,但縣財政局未將其納入預算調整,未能及時形成支出,涉及金額82.97萬元。

      4.49項上級專項資金盤活不規范。一是24項超過2年未使用完畢的上級專項資金未按規定收回盤活處理,涉及金額2,609.82萬元。二是25項已收回統籌使用的上級專項資金仍以原文號資金列轉支出,涉及金額2,110.66萬元,實際支出1,222.89萬元。

      5.未按規定編報決算草案。一是47個部門編報的決算草案未根據單位會計賬編報,導致決算草案與會計賬的數據不符其中有6個單位截至20233月底仍未完成全年會計核算工作二是48個單位未按會計賬編制“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決算,且部分單位賬面與決算差異較大。

      6.“三公”經費及會議費預算編列不規范。一是48個單位在公用經費、項目經費中列支“三公”經費及會議費,但公用經費、項目經費的預算款級科目未細化編列至“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等相關科目,導致“三公”經費及會議費超出預算批復限額。二是5個單位購置8輛公務用車的預算未按規定列示為“公務用車購置”科目,而是列示為“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涉及金額267.40萬元。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

      70一級預算單位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并延伸了53家所屬單位。從審計情況看,有關部門單位基本按照《預算法》等相關規定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執行總體較好。發現的主要問題:

      1.財政資金收入方面。一是6個單位應收未收非稅收入32.45萬元。二是24個單位應繳未繳非稅收入268.88萬元。三是1個單位多收罰沒收入0.31萬元。

      2.財政資金使用方面。一是未能及時撥付專項資金,影響資金使用效益。因縣財政延遲4個月才撥付資金導致24個村委少收預期收益15.89萬元。二是部分資金使用不合規3個單位資金支出審核把關不嚴,多支付各類款項8.37萬元;有14個單位重復繳納養老保險費4.96萬元。三是4個單位因項目推進緩慢等原因,導致有9238.75萬元滯留實有資金賬戶未及時使用。

      3.落實黨風廉政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一是部分單位未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有26個單位未落實一般性支出壓減5%的要求,其中25個單位公用經費支出同比增長;有3個單位7個培訓項目未按縣培訓費標準編制培訓計劃,超標準開展培訓,涉及金額31.83萬元。二是部分單位公務接待不規范。8個單位違規列支了應由外單位負擔的住宿費,涉及金額2.11萬元;有6個單位公務接待無接待公函,涉及金額46.54萬元;有5個單位公務接待無接待清單,涉及金額4.84萬元。三是3個單位和3個企業違規發放各類津補貼107.3萬元

      4.其他方面的問題。一是9個單位“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核算不準確,未能真實準確反映當年“三公”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二是1個鎮級自來水廠于2019年已正式通水投入使用,但截至目前仍未辦理取水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三是2個單位的收費管理不規范。其中1單位2018年至20226月收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村鎮基礎設施配套費未嚴格落實收費公示制度;有1單位未能規范自來水廠工作,存在未設置會計賬、未出臺報裝規定的有關文件等問題。四是1單位在服務公司未足額配置后勤服務人員的情況下,仍按足額支付后勤服務費,涉及多支付金額124.31萬元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縣有關部門和單位高度重視,堅持邊審邊改、立行立改,通過清理盤活、上繳財政、加快資金撥付等方式共整改2060.10萬元,同時,有關單位對收費進行公示,出臺自來水廠管理制度等3項制度。

      (三)公共投資項目審計。

      20227月至20236月實施公共投資審計項目4個,涉及87個工程;另在其他審計項目中對169個項目191個工程進行審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工程基本能按有關規定開展建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未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有40個項目在工程預算編制中未能有效節約財政資金1,216.04萬元。一是36個項目的設計費未套用2021年《工程勘察設計收費導則(第二版)》標準導致未能節約財政資金合計990.18萬元。二是4個公路項目建設中未落實綠色發展要求,大量使用價格更高的天然砂,導致未能節約財政資金225.86萬元。

      2.未按規定計取相關費用,導致招標控制價虛高一是2個項目預算審核錯套單價,涉及虛高金額105.53萬元。二是2個項目未按規定計取相關服務費,導致虛高監理費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服務費25.98萬元。

      3.多計工程款及相關費用1,078.64萬元。一是28個項目32個工程結算不準確,涉及多計工程款847.09萬元。二是9個項目9個工程多計設計費等其他費用231.55萬元。

      4.部分工程建設程序不合規。一是1個工程未嚴格執行初步設計審批流程即進行發包。二是1工程違規轉包給個人。三是1個工程在未進行公開招標和簽訂正式合同的情況下,先行確定了該項目設計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四是4個項目25個工程未按規定進行施工圖審查將修改后的施工圖送圖審機構進行審核。五是3個項目3工程的暫估價設備未按規定進行公開招標,涉及金額2,941.9萬元。六是2項目16工程未取得施工許可證七是2項目15工程未辦理竣工驗收手續送財政審核結算

      5.部分工程項目管理不到位。一是2個工程未認真審核招標文件,導致勘察服務費的招標限價突破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控制價,超出80.73萬元。二是1個單位2個項目違規編制項目結算書,造成財政資金浪費39.70萬元。三是2項目2個工程超進度撥款涉及金額2,427.09萬元。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有關單位通過追回或結算扣減的方式積極整改,共整改問題金額496.86萬元。

      二、政策落實審計情況

      根據省審計廳統一部署,市縣審計機關組織對2022我縣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市場主體應對疫情紓困發展等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部門單位能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重大政策措施,主動推進各項改革發展工作,審計發現的問題大部分已落實了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

      一是未按規定建立“用地清單制”。二是不動產一般登記事項也未按規定時限辦結。三“綜合查一次”制度落實不到位,2022年度相關部門未按規定制定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和“綜合查一次”企業清單,也未組織相關部門對縣內企業開展聯合檢查

      (二)郁南縣支持市場主體應對疫情紓困發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

      未及時落實服務業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減免國有房屋租金。截至20228月,8個單位(企業)未按規定對全部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租戶減免國有房屋租金。

      審計指出后,除1個單位外其他單位(企業)已落實2022年國有房屋租金減免政策措施。

      (三)其他審計項目發現政策措施落實方面的問題。

      未落實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部署。4個單位未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開展排查清理,仍有1,304.39萬元清償完畢

      三、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審計情況

      (一)2022年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情況專項審計

      1.部分需分年度實施的項目未明確分年度資金安排計劃和階段性績效目標。有8個涉農項目需分年度實施,但在項目申報時,有7個項目未明確分年度資金安排計劃和階段性績效目標,有1個項目未設置階段性績效目標。

      2.未制定完善涉農資金管理辦法。截至20235月底,我縣仍未制定完善統籌使用上級和本級涉農資金的管理辦法,以規范項目儲備、遴選、上報、實施、監控等工作。

      3.未按照規定程序申請項目變更。1單位僅通過黨組會議討論1個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調整未按規定程序向郁南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領導小組辦公室申請并提供相關調整資料。

      4.資金使用進度緩慢。郁南縣2022年實際收到省級涉農統籌整合資金33,238萬元,截至2023516日,只使用18,595.52萬元,使用率僅為55.95%

      5.3個涉農培訓項目開展不規范。一是培訓項目實際執行與合同約定不一致,其中1個項目未按原定培訓規模開展培訓,2個項目未按合同約定于202212月底前完成培訓。二是培訓人數及住宿人次均未達合同約定或部分人員重復參加等多計培訓費10.84萬元。

      (二)郁南縣20212022年度生態公益林專項資金審計。

      1.生態公益林調整手續不完善。郁南縣生態公益林面積調整時,一是未委托第三方編寫《可行性報告》或《調出(進)林地現狀調查報告》。二是未簽訂(或注銷)生態公益林現場界定書。

      2.未及時發放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郁南縣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款2021年度應發放2,668.34萬元,當年發放799.72萬元,有1,868.62萬元未發放,資金及時發放率29.97%2022年度應發放2,776.48萬元,當年2,420.21萬元,還有346.27萬元尚未發放,資金及時發放率87.17%

      3.集體補償資金保管在以個人名義開設賬戶,缺乏監管存在風險。20212022年度有186.24萬元生態公益林補償集體資金留存在199人的個人賬戶保管,其中留存資金大于1萬元個人賬戶57個,涉及金額119.19萬元,存在風險。

      (三)2021年度城鄉醫療救助基金政策落實與管理使用情況審計。

      1.醫療救助基金籌集、使用不規范。一是截至2021年末,醫療救助基金結存1,119.06萬元滯留在國庫未劃撥到縣財政專戶。二是擠占2021年前醫療救助資金列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事項,涉及金額7.44萬元。三是2021年縣財政局四個季度均未按規定時限上劃醫療救助基金至市財政專戶。

      2.違規資助不符合身份人員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單位未能嚴格對經各職能部門審核報送的救助對象信息作進一步審核,對死亡、遷出的人員仍按照原特殊身份集中申報資助購買2021年度、2022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3.醫療救助參保政策落實不到位,救助對象未獲得實質性救助。1單位未能認真核實參保對象的參保情況,直接為所有資助人員集中購買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而不是對已購買職工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進行補助,涉及金額16.55萬元。

      4.未落實城鄉醫療救助基金信息公開制度。1單位未落實城鄉醫療救助基金信息公開責任,未對醫療救助金收支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5.落實城鄉醫療救助基金績效評價制度不到位。1單位2021年僅開展本級部分績效評價工作,未對上級城鄉醫療救助基金開展績效評工作。

      審計指出后,有關單位已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城鄉醫療救助基金信息,通過歸還原渠道等方式整改1127.12萬元。

      (四)郁南縣20212022年度扶貧項目收益情況審計。

      1.扶貧項目運營管理方面。

      1)經營性扶貧項目資產底數不清。縣鄉村振興局“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中的經營性扶貧項目數為511個,而各鎮政府填報的經營性扶貧項目共有549個,均與審計核實的537個不符。且“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反映的數據還存在項目實際投入金額不準確、資產狀態與實際不相符、相同項目資產規模衡量單位不一致等情況。

      2部分扶貧項目近3年未產生效益。有6個村委自營扶貧項目,因疏于管理或經營不善,近3年未能產生收益,涉及投入扶貧資金61.8萬元。

      3部分項目類別填報不準確。縣鄉村振興局對各鎮指導不到位,有部分鎮將6個無法產生收益的項目納入了經營性扶貧項目資產管理,涉及投入扶貧資金50.79萬元。

      4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扶貧項目監管職責不到位。縣鄉村振興局和相關鎮在項目建設完成后,未按合同約定參與竣工驗收工作,僅交由村委自行驗收,未對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進行系統性查驗。

      5扶貧項目閑置資產未及時處置。1個村1個項目在2018投入扶貧資金348.60萬元,因用地問題20209月清拆后,鎮村兩級一直未對資產進行處置,直至20232月才委托資產評估公司進行評估,5月以3.6萬元的價格處置。

      6扶貧項目合同條款約定不明晰2個項目合同要素不齊全,未約定合作期限違約責任,無法保障項目收益。

      2.扶貧項目收益分配使用方面。

      1)部分扶貧項目未及時收回本金及收益4,638.40萬元。一是3個扶貧項目在202212月底到期后未繼續簽訂續期協議,按要求應收回扶貧本金合計共2,404萬元,但截至20233月底上述本金仍未能收回。二是截至20233月底,有368個扶貧項目仍歉收2021年和2022年的扶貧收益2,234.40萬元。

      2)違規將扶貧本金作收益發放。2018年至2020年,有1將扶貧資本金以收益分紅的名義直接發放給貧困戶,涉及金額12萬元。

      3)未按要求分配扶貧項目收益。審計發現部分村委2021年和2022年收到的扶貧收益中有429.34萬元未按325的要求分配至縣、鎮、村,且抽查還發現個別村委存在超額發放扶貧收益的情況。

      4)扶貧項目資本金閑置超過1年未及時使用,涉及金額443萬元。分別為2個鎮的19個村委已于20224月收到項目返還的本金418萬元;11個村扶貧互助協會在2015年申請的扶貧貸款保證金15萬元;12018年在扶貧資金申請的“合作社啟動經費”10萬元,上述合計443萬元截至20236月底仍未使用。

      (五)其他民生事項審計。

      1.2022年縣部分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未按期完成。縣當年共民生實事10件分29個小項,截至20236月底仍2件的2個小項未完成  

      2.未建立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監督檢查制度。1單位未按相關規定要求建立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監督檢查制度,且沒有根據檢查和考評結果形成相應的工作報告。

      3.“村村通”客車農村客運補助政策落實不到位。2022年有2個公交營運單位分別將14輛小型農村通村客運車輛長期出租給縣內7個非營運單位使用,但業務主管單位對營運補助審核不嚴,多申報營運里程補助。

      4.郁南縣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項目推進慢,預期目標未實現。截至20236月底,2022年度郁南縣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項目仍處于勘察設計招標階段,項目推進較慢,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民生保障力度不足

      四、績效審計情況

      結合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政策跟蹤審計等審計項目,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和部分重點專項資金的使用績效情況開展了審計。審計結果反映,部分項目建設單位能按照績效評價要求對項目建設進行自評,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績效自評范圍未能實現全覆蓋。根據關于開展2022年度縣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縣級專項資金20萬元資金(含)以上的項目應當開展績效自評審計發現,2022年預算金額超過20萬元的縣級預算項目(非工資福利及日常公用經費)共454項,但縣財政局于20234月開展2022年度縣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中僅有149項,其余項目均未要求開展績效自評。

      2.績效評價成果利用率偏低。2022年縣財政局對2021174個預算項目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評價結果為“中”的預算項目有76個,其中有20個為連續性專項業務經費預算項目。審計發現,上述20個預算項目中有10項未能按規定減少安排或不再安排2022年預算,占比達50%,未能充分利用績效評價成果。

      3.落實上級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不到位。審計抽查了43個單位2022年度627項上級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工作發現,有233項開展了績效自評,但仍有394項未進行績效自評,自評率僅37.16%,未能有效落實我縣上級專項資金的績效自評工作。

      4.部分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工作流于形式。按照郁南縣2022年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項目績效目標要求,該項目的績效目標任務為建設完成16個工程,實際完成12。但審計發現,該單位在未完成績效任務的情況下,績效自評結果卻為優秀,績效自評工作未據實評價,自評流于形式

      五、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

      (一)國有企業資產審計。

      國有企業管理不規范。一是2022年郁南縣國有資產管理營運中心未能嚴格履行建立目標責任體系職責,僅與4家縣屬國有企業簽訂經營目標責任書,剩余17家均未簽訂,未能明確縣屬國有企業年度經營目標并考核其完成情況。二是2家鎮屬企業未按規定設立會計賬核算。三是1家鎮屬企業未按合同約定收取資產收益3.41萬元。四是1鎮屬企業未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

      有關企業已追回資產收益3.41萬元,確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

      (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

      結合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項目,重點審計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結果表明,有關單位基本能按要求配置、管理和使用國有資產。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1個鎮20216月出臺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試行)》僅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做出了相關要求,未能規范各類國有資產的管理使用。

      2.4單位資產閑置未按規定用途使用一是1單位2020年至2022年初接收或購買的3宗大型設備閑置未按規定用途使用。二是1單位202212月采購的無人機、執法記錄儀等設備物資閑置在倉庫未分配使用。12021年完工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和康園中心未能投入使用發揮效益四是1單位202011月購買的一批設備,但截至2022年年底有大部分設備閑置未拆封投入使用。

      3.6個單位資產登記不完整。一是2個單位部分設備未登記入賬。二是2個單位資產系統數據與賬務數據不一致。三是1個單位部分房屋及建筑物未辦理不動產登記。四是1個單位未按評估價入賬。

      4.采購工作落實不到位。一是1單位未按規定進行公開采購服務。二是2單位購買服務未按規定辦理政府采購備案手續。

      (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審計。

      對縣水務局落實水資源管理,大灣、南江口、連灘3個鎮自然資源資產事項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1.資源管理方面。

      1)落實河長制工作不到位。一是縣河長辦群眾投訴反映的河湖污染情況,只轉交相關部門處理,未監督并核查鎮級開展河長巡河工作情況,出現部分河段在投訴時段內有巡河記錄但無發現問題的現象。二是2落實河長制巡河工作不到位,部分月份鎮級河長無巡河記錄。

      2)未按規定編制全縣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計劃。2022年底市府辦已下達郁南縣20222025年各年度用水總量,截至20235月底業務主管單位仍未按規定編報郁南縣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計劃。

      3小型水庫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一是2022年郁南縣需完成監測監控設施建設及數據接入工作的小水電站71宗,至202212月底仍有12宗未完成。二是1個鎮對應在202011月前完成整改的2個水庫安全隱患問題,截至202210月未得到整改。

      4)落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不到位。3個鎮19個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管護不到位,存在不同程度閑置、被破壞、管網滲漏等問題,未能發揮效益。

      2.土地資源管理方面

      1)有2鎮耕地管護工作不到位。一是13個補充耕地(整改)項目后續管護不到位,存在撂荒棄耕現象。二是123.8畝基本農田和106.89畝高標準農田存在“非糧化”現象。

      2)撂荒耕地整治工作不到位。一是1上報完成撂荒耕地整治數據不實。實際完成復耕撂荒地面積為60.95畝,上報完成228畝,多報完成167.05畝。二是1未建立撂荒地塊復耕臺賬對撂荒地進行動態管理。僅對“連片15畝以上疑似撂荒耕地(圖斑范圍內)”的撂荒耕地建立臺賬,未能掌握全鎮撂荒地總體情況,沒有整體同步推進全鎮范圍內的撂荒地復耕工作。

      3)土地衛片執法不力。一是1個鎮202012月至20213月期間對土地衛片執法中發現的6宗占用林地建房的違法行為未有效制止,涉及建筑面積670.6二是1個鎮對違法占用土地執法不嚴。對占用水田273.22的違法用地行為僅口頭上報縣自然資源部門,未作出相關處理。

      六、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

      20227月至20236月期間,縣審計局共出具審計事項移送處理書5份,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8起,涉及金額2022.74萬元。主要是:國有資源資產管理領域問題線索3起、工程領域重大損失浪費問題線索4起、其他違規問題線索1起。

      七、審計建議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審計反映的情況與問題,審計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規范預算管理行為。

      一是按照預算法的要求,繼續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制度,加強財政“精細化”管理,減少預算調整事項,縮小財政預決算差異。二是切實減少待分配資金比例,提高預算的年初到位率,優化定員定額標準,打足基本支出預算,不斷提高財政預算管理水平。三是要科學編制年度預算,要根據上一年預算執行情況,結合本年度的實際制定年初預算收支,并將預算項目細化到具體部門和單位。

      (二)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隱患。

      一是在繼續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依法加強稅收征管,進一步加強非稅執收、處罰臺賬管理,確保應收盡收,為重點支出提供財力保障。二是優化支出結構,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勤儉節約,繼續做好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支持改革、鼓勵創新。三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繼續強化政府性債務和隱性債務管理,密切關注各類可能增加政府性債務的潛在風險點,不斷增強財政的宏觀調控和公共服務能力。

      (三)進一步聚焦資金使用效益,努力實現績效評價全覆蓋。

      建立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管理制度,確保財政資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產生效益。緊盯預算執行問題,創新資金績效評價模式,強化預算績效問責,全面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

      (四)進一步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力度,確保審計發現問題應改盡改。

      審計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推動審計整改工作制度化、長效化,同時強化被審計單位履行整改工作落實的主體責任,以及主管部門的監督責任,確保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見底清零”。

      本報告反映的是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審計部門已依法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并出具審計報告,對涉嫌違紀違法線索,已按規定移送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處。有關單位正在積極整改,20227月至20236月,已上繳財政726.81萬元,歸還原資金渠道1097.37萬元,促進資金撥付使用1859.90萬元。下一步,縣審計局將加強跟蹤督促,縣人民政府將按有關規定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做好我縣各項審計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和關于審計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要求,依法忠實履職,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以高質量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為郁南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生態之都、宜居之城”貢獻審計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郁南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主辦:郁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郁南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ICP備案號:粵ICP備05059405號    網站標識碼:4453220003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精品欧美激情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1原创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性精品|